
大部分桶裝水細菌超標 均為飲水機惹的禍
目前飲水機的清洗消毒,在衛生安全方面沒有相關的劃定。 市疾控專家說,飲水機的內膽還起著沉淀雜質的作用,一桶水喝完之后,往往直接換上一桶了事,此時內膽中保存約1000毫升的“老水”,久而久之成為細菌生長的溫床。衛監職員表示,目前錫城絕大多數單位和公共場所的飲水機清洗消毒成了“被遺忘的角落”,飲水機固然每天被使用,但沒有多少人意識到假如長期不清洗會帶來健康隱患。 ”衛監職員說,他們在兩次桶裝水專項檢查采樣監測時發現,各單位、學校和企業大多對桶裝飲用水有專人(或兼職)負責,建立相應進貨索證登記軌制等。
飲水機按期消毒缺乏劃定
抽樣監測飲水機多久需清洗部分家庭、辦公室和公共場所的飲水機很少會常常清洗消毒。另外,飲水機溫水反復加熱,形成“千滾水”,令水中的微量元素、礦物質積累形成不可溶微粒,為身體健康埋下隱患。據監測部分檢測顯示,傳統飲水機內膽超過3個月不清洗,就會滋生大量細菌、殘渣甚至紅蟲,附著在熱膽內壁上,成為有毒的“添加劑”。很多單位負責人坦言,一般讓送水工對飲水機進行清洗消毒,但要每隔一段時間就消毒一次,確實沒有想到。衛監專家說,錫城很多辦公、公共場所的飲水機自安裝后,大多就沒有“洗過澡”。
飲水機里藏污納垢
桶裝飲用水的合格率是90%,但桶裝水從飲水機流出后的合格率只有50%。為此,也提醒市民購買飲水機要選擇正規企業的產品,必需按期清洗飲水機,至少三個月清洗一次,而公共場所的飲水機使用頻率更高,消毒周期應更短。從衛監部分了解到,一些市民反映稱自家飲用的桶裝水有異味、異物等,以為是水的質量有題目,遷怒于純清水出產企業。但大部門單位對飲水機的清洗消毒不夠規范,缺乏同一治理,特別是未鋪排飲水機的同一消毒清洗,多數由送水站負責清洗消毒,而且無清洗、消毒記實。 ”9月27日從衛監部分獲悉,近期對桶裝水的兩次專項檢查發現,從飲水機流出的飲用水合格率只有一半,分歧格原因均是菌落總數超標。但他們經由調查發現,這不完全是水的質量題目,而是飲水機長期不清洗造成的結果。
目前,衛監部分正著手選擇幾家單位進行“隔日”抽樣監測,每三天或每禮拜檢測一次,看看飲水機到底需要幾天清洗消毒一次,才能保證市民飲用水的安全。